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,是一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摄影集,也是他的图像自传和青春回忆。
正如清华大学教授王敬慧所说:“这些图片也真实地再现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哪里来,包括他的家人、朋友以及那个让他五味杂陈的故乡——南非。”
J.M.库切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,曾获诺贝尔文学奖,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布克奖的作家。但很少有人知道,他少年时的梦想是成为摄影师。
透过本书,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个诺奖得主的成长历程与生长环境,也可以了解到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来的写作,还可以了解到写作与摄影两种艺术形式在他那里如何相互影响,相互促进。
J.M.库切(JohnMaxwell Coetzee),1940年出生于南非,小说家、翻译家、文学评论家,1983年、1999年两获布克奖,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。
在投身写作之前,库切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摄影师。这一理想主要实践于库切十五六岁,也就是他自传三部曲中的《男孩》时代。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、精力和金钱在摄影上,是当时学校摄影协会的主要推动者,留下来约130张照片。这部书就是这些照片的合集,忠实记录了库切的少年时代,仿佛一部可以和《男孩》相对照的图像版自传。
这些照片大量涉及了库切的阅读和写作生活,而在他日后的文学作品中,摄影也经常占据重要位置;在库切的摄影手法中,也可以看到他日后的写作方式。库切说:“从一开始,摄影的痕迹就遍布于我的作品之中,直至所有作品。”
英语中,摄影的字面意思是“用光影写作”。通过这些照片,我们可以看到库切审美能力的发展过程,也看到年少的他是如何通过一张张照片或“外省生活场景”来记录和解读周围的世界,就像他日后用写作所做的那样。“外省生活场景”正是库切自传三部曲的副标题。
摄影:J.M.库切(JohnMaxwell Coetzee),1940年出生于南非,小说家、翻译家、文学评论家。发表作品包括小说、评论、通信、剧本等各种类别。主要作品有《幽暗之地》《迈克尔•K.的生活和时代》《男孩》《耻》等,最新的小说作品为《耶稣的学生时代》。1983年、1999年两获布克奖,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。
编者:赫尔曼·威滕伯格,西开普大学副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南非文学,尤其擅长J.M.库切与艾伦·帕顿(Alan Paton)研究,编有帕顿的Lost City of the Kalahari与库切的Two Screenplays 等作品。中文版序言
1/ 源起小记
2/ 投身写作之前
3/ 男孩时代摄影作品展
家与家人
百鸟喷泉农场
圣约瑟夫圣母中学
运动和光线试验
开普敦街景
4/ 忆摄影
5/ 第一个图书馆
注释